還是根據自己的區(qū)域來選擇,沒必要舍近求遠。這兩個學校都沒有很高的知名度,黑大俄語是強項,其他談不上。華僑大學在福建泉州,廈門也有校區(qū)。
烹飪協會、飯店協會、餐飲協會、企業(yè)家協會…當今協會林立,加入協會真的對自己有幫助嗎?
不得不說,協會已經多如牛毛了。
特別是餐飲等行業(yè),一個組織者認會長,然后副會長一大溜。而且都是明碼標價的,會長出多少錢,副會長多少錢都有哈數。再接下來的會員理事等等,無論你理不理事,只要交錢就可以了。
那么這些協會到底能協什么,會什么?也就成了還沒加入協會或者感覺不到協會存在的很多人的疑問。
對于行業(yè)內的大佬級人物來說,能在協會任個所謂的一官半職,對他的生意或者業(yè)務會有幫助??梢悦鎸蛻艉敛荒樇t的吹噓俺是某某協會的會長或者副會長或者理事,這樣可以增加客戶的信任度。因為在很多人眼里,能做會長副會長的,大都是在行業(yè)內混的不錯。
再就是對于一些新入行的來說,可以通過協會的經常性聚會先混個臉熟,然后再針對一些對自己有用的展開進攻,以求在業(yè)界快速站穩(wěn)腳跟或者互通有無。
至于你真的有什么事的時候可能會發(fā)現,這個協會可能是大事辦不了,小事不值得去給你辦。至于協調政府職能部門嘛,還得看人家認不認你這個民間組織,認不認去幫你協調的這個人。
不過呢,中國人歷來講究圈子,行業(yè)協會也是這樣。大家有事沒事的找個理由開開會,聚聚餐,路上遇見了打個招呼哈哈一笑,總比半年碰不到一個熟人面子有光。反正是能加入協會商會的,誰都不在乎那個幾千塊錢,萬一哪天有一個人能給自己拉點業(yè)務,這個小錢不就回來了嘛。